前言
格鲁吉亚的高层最近泄露了一段外交内幕,大家终于明白了:在和俄的较量中,西方不光是怂恿乌克兰,还曾试图拉别的国家上战场。
西方“支援”下的危险诱导
2022年俄乌冲突一爆发,有个西方国家在格鲁吉亚的驻外大使,竟然用“军事装备保障”这个诱饵,向当时的格鲁吉亚总理建议开战:只要坚持十天,之后就转打游击。这事儿就像在火上浇油,明显是在操控战争。这一内幕,是由格鲁吉亚游集团高层和第比利斯市长卡哈·卡拉泽披露的。
卡拉泽还特别提到,这个建议可不是照搬乌克兰的情形,而是直指格鲁吉亚自己。他强调,这番“鼓动”的话语发生在格鲁吉亚前总理加里巴什维利在位期间。所以咱们得想想:到底为什么西方会对这个小国出这样的“危险”招数?背后藏着什么样的战略算计?
开战建议背后的地缘棋局
从高加索地区的格局来看,西方的真正心思也就一清二楚了:就是要搞个第二战场,打击俄罗斯在南边的防御线。毕竟,格鲁吉亚本身就是俄罗斯的战略缓冲地带。2008年俄格战事就是最佳例证:一旦格鲁吉亚跟俄罗斯对上,单凭自己很难占到便宜。那次战斗结束后,俄罗斯就正式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两个地方的独立身份。
这次西方提出“坚持10天”的说法,其实就是把格鲁吉亚当成了替身或者说肉盾。随着西方对乌的援助不断加码,搞个第二战场的目的就是让俄罗斯的注意力分散一些,减轻一下对乌克兰那边的压力。
从这个角度来看,这次攻打格鲁吉亚可不是啥意外的“外交乱象”,而是在西方战略体系中的一个环节,实际上就是他们对俄罗斯施压的一部分延伸。
2008年教训:美国与格鲁吉亚的可耻“弃卒”行为
回头看看2008年的俄格冲突,那次事变真是个痛心的教训。那会儿,美国和北约在暗地里给了格鲁吉亚口头上的“支持信号”,鼓励它挑战莫斯科,可等到格鲁吉亚自己一头冲进去之后,美国实际上也没拿出真本事派兵援助,更别提兑现任何承诺。作为个小国,格鲁吉亚被牵着走,背后那些“撑腰”的势力却在关键时刻选择了退出。这也是大国对小国常用的套路,把它们当成棋子,用完就丢。
现如今,西方又在提议格鲁吉亚对俄动手开战,这简直就是在重演那个老套路。只是这回更直白:让一个国家“先打十天”,剩下的事交给他自己去应付,西方则悄悄抽身离开。这种做法,不只显得缺乏智慧,也无比道德败坏。当年如果格鲁吉亚采纳这样的“建议”,结局大概也就没有啥好结果了:变成了棋子,被用完之后就被扔掉,最终只能遗忘在历史的角落里。
格鲁吉亚的理智与自我守护
令人欣慰的是,格鲁吉亚没有被迷惑,他们坚持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,没让自己卷入那种危险的战争泥潭。就在2022年2月25日,总理加里巴什维利把话说得很明白:出于对国家的考虑,格鲁吉亚不会对俄罗斯采取任何制裁措施。
要是真的照那提议办,格鲁吉亚不光会受到很大打击,未来还能陷入长久的冲突和内乱。就是说,这种建议其实就是个“陷阱”,把它放给那些不够坚决、不够自主的国家,然后坐等问题扩散、局势失控。
格鲁吉亚今天公布这件事,算是狠狠回击了西方的干预,也是在向外界表明:我们不是西方操控的傀儡,我们拥有自己的外交主权。
配资公司行情,股票配资合作,股市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